忍者ブログ
行雲流水,用心無多
×

[PR]上記の広告は3ヶ月以上新規記事投稿のないブログに表示されています。新しい記事を書く事で広告が消えます。


因为自己也干这一行所以深知翻译的不易……尤其是这几天一边翻日文一边校英文简直都要没命了……有些话真是能看懂但是说成中文就不是那么个味儿……但是!!但是我还是要吐那本《阿多诺:非同一性哲学》的翻译啊啊啊啊!!

本书作者是一位日本学者,叫做细见和之;翻译是没见过的名字,但是校对则是做日文系哲学的大牛卞崇道,毕竟这位的《战后日本思想史》是曾经被日本人反过去翻译回日语的,可见影响力还是相当之大,冲着这个名字我以为这本书的翻译不会有啥问题,但是一看之下……噢,谨慎怀疑两位译者是卞老师门下的不入流弟子= =

其他毛病都不挑了,只说两个大硬伤——

1、所有的“维也纳”都翻成了“维恩”。
虽然这个错误非常可以理解……因为中文的“维也纳”是根据英语词Vienna翻译过来的,但是这个词的日语词ウィーン则是根据德语词Wien记的音,后者的发音确实近似于“维恩”,没有e和a的音。但是……这也不是可以逼迫阿多诺去一个莫名的叫做”维恩“的城市学音乐的理由啊!……(捶地)

2、“ヴァンゼー会議”保留着日文出现在书中。
其实保留日文的不止这一处……《千座高原》这种书名也没翻出来……但是相比起那些奇奇怪怪的后现代书名,万湖会议什么的难道不是基本常识范畴么……更何况这本书本来就在大谈犹太人和奥斯维辛……最不可理解的是就在这个词出现的同一小节,原作者写道“这次会议确立了对于犹太人的最终解决方案”……于是这难道不是一个度娘就可以解决的问题么……比考据爱伦坡的“XXXX之底”要容易多了吧(爱伦·坡被翻译成了阿兰·波……我查了半天||||)……

顺手吐槽日本人写东西的漫无边际扯和啰嗦……唉海德格尔赢了,果然只有用德语写的哲学类书籍才能看啊,日本学术书怎么看都像是在拉家常|||||||||
PR

柏林墙是个宏大叙事。

昨天出于纪念的想法又把那首《东独融解》翻出来听,并且一句一句地暂停看歌词和解说,再经东卿一提醒……这才骤然发觉,耶?东德是被西德买回去的?
企业改制(姑且用这个词吧)花掉1100亿欧元,货币兑换又让5000亿马克(差不多1000亿欧元?)打了水漂,合并之初也是经济危机得一塌糊涂,倒闭失业满街都是……即使如此,二十年后的今天,德国稳居世界第三大经济体,这恢复力未免也太可怕了吧!

唔于是很难说琼斯先生在背后塞给路德多少钱……其实冷战的最终结局会是那个样子,难道不是因为琼斯先生不差钱,但是布拉金斯基先生很差钱么……

扯远了,说回德国。合并其实是一个合法化的问题,哈贝马斯用Legitimation指称的那个概念,合并代表德国政府(当然我们都知道那是西德政府)对原本不属于他们管辖的东德领土具备了各种合法的权力,比如收税,比如颁布法律,比如制定政策并要求那里的人民执行。但这个层面的“统一”只是一方被纳入另一方的制度体系,对于认同性则丝毫没有帮助。

试图翻越柏林墙的人都是渴望统一的爱国者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不然为何见不到从西德翻墙去东德的爱国者呢?

前段时间想写东德背景的糟糕文,于是稍微收集了一下东德的资料,惊讶地发现能找到的中文资料里,对东德妖魔化的资料占了大多数,人们津津乐道的是史塔西的恐怖统治,人民的高强度劳动和低保障,以及缺乏人生、言论和思想自由的困境。在没有看到别的资料佐证的时候我不敢说这些描述一定是靠不住的(说实话,这种事情上英文资料更靠不住吧),但是,如果这些话语出自中国人民之口,它是不是已经加上了中国人民出于对于自身(曾经的)处境深刻烙印而产生的一种想象的构建。
当然另一方面,既然天朝也有人怀念大锅饭、大字报、斗私批修,那么在德国有人怀念柏林墙也就毫不奇怪了。

不止一种立场的话语将推倒柏林墙说成是自由和进步的象征,诚然在某种意义上它是正确的,但并不因为这样说的人多了,它就成了绝对的真理。一定有这样的人(虽然数量不能确定),会认为两德的合并是侵略。——以什么为标准在欧洲划分国界才是正确的呢?没有什么可以证明西德和东德确属一个国家。如果说因为他们在历史上曾是一体,那么这个历史该追溯到什么时候?“历史上”连凡尔赛也曾是德意志帝国的领土;如果说是因为他们讲着同一种语言,那么是否证明德国也可以合法地吞并奥地利和瑞士。

说到底“国”的概念是个异常飘忽和异常捉摸不定的概念,它有着森严的外观,却同时具备主观的、感性的和易变的内在。对于具体的个人而言,毋宁说它是一个关于“谁是我的同类,而谁又是异类”的问题。归属感和排斥感皆是因此而生,与地理上的国界线关系甚微。看看萨尔两次被割给法国又两次挣扎着回到德国的怀抱,就很能理解这个问题了。

那么“国家”显然也是一个宏大叙事,“国家统一”就更是如此。我深以为在天朝受了20几年教育之后,我们是很难跳出这个宏大叙事之外去思考问题的,对于统一的热望已经变成了一种生理性的反应。这大概就是为何《东独融解》能让我听到泪流满面,但是在反思的时候却能发现实情远不是那么美好、高尚和富有煽情力。

嘛……不过不得不说,仨字母让我们看待历史问题的时候变得更非理性了……那些其实本不存在的亲情和爱情反而成了炫目的前景,这其实正和某些人深恶痛绝的“把南X大屠杀说成是小菊对小耀的爱的脑残行径”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一定会有人认定把东西德合并说成是“兄弟感人肺腑的重逢”是更大的脑残行径的,只不过那与我们——站在地球的另一边隔岸观火地回望柏林墙的历史的人——相隔太远,因而不能触动我们心里最敏感的弦罢了。
为人不能忘本……再不练习中文就要不会写中文了||||||

嗯仿佛是讥笑我之前对于压力过大的抱怨一样,更大的一堆压力轰隆隆地开来……我想1945年的奥德河大概比较适合用来比喻我现在的状况……那一堆苏军T开头的坦克轰隆隆开过的场景啊……

如果这样我还能幸存的话我大概就能修出金钟罩铁布衫神功了……

国庆理所当然是没有时间出去玩什么的……只希望不要累到死……

处境各种一言难尽,总之这次我不会那么愚昧了,自己的事只能靠自己,要坚持自己要走的路。

以上。(啧,为啥中文只写这么点……)
実に、運が悪い、悪すぎ。

私が望んっている場所はこの世にどこにもない、とついに知ってた。遅いかもしれない。

Heinz Galland ist Polizei von Beruf. Er ist fünfundzwanzig Jahre alt. Er ist ledig, aber er hat ein Kind. Das ist ein Junge. Er kommt aus Frankfurt, und jetzt arbeitet er bei RSHA, Berlin. Er möchtet bei LAH arbeiten. Er ist oft in Unterlindenstraße. Dort besucht seine Freunde. Sein Vatter, ein Lehrer, lebt in Frankfurt. Er arbeitet nicht mehr. Er ist Rentner.

德文好累……只能写这么点…………
前のページ 次のページ
photo by 七ツ森  /  material by 素材のかけら
忍者ブログ [PR]
カレンダー
07 2025/08 09
S M T W T F 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カウンター
プロフィール
HN:
苻蓠
性別:
女性
自己紹介:
本质是个历史宅的腐女。
萌三国和第三帝国;
萌田中但恨他挖坑;
萌LC的画风,
但留恋SS的死蠢;
拿APH满足自己的妄想,
但不是APH厨;
轻微考据癖(有人说是重度)。
最新コメント
[01/29 RichardPa]
[08/18 旱菌]
[05/27 旱菌]
[03/12 Revo苏]
[03/12 Revo苏]
留言板
ブログ内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