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路德的衣服是党卫军陆军的制服……且先不论德军有没有那种绿色的制服,党卫军陆军是什么东西?武装SS?人家穿原野灰……(其实APH官物给的颜色倒有几幅图真是SS的颜色)或者国防军?对不起请不要污蔑国防军,人家和党卫军早就划清界线了……人家和罪恶的党卫军不同,在纽伦堡被判的是无罪噢无罪。
1945年柏林战役时还穿“闪亮如新”的“黑色”盖世太保制服,吉尔伯特同志,您大概是从十多年前穿越过去的吧……
听说路德和吉尔兄弟俩认了鸡场主做上司,泡菜、戈林和邓尼茨都表示鸭梨很大。
“这种时刻还有盖世太保和党卫军躲在宿舍里”,这个句子就像是说“超市里卖苹果和水果”——高考语文卷的改病句做过没有?
以及请卡尔登布隆纳先生解释一下“秘密警察总部”是什么……或者应该询问缪勒先生?RSHA除了4处以外的其他处长都表示鸭梨很大……
菲里克斯•施坦因纳毫无疑问是武装SS的人,但是此刻伟大的鸡场主正在前往德国北部城市吕贝克……不到十天之后他就被泡菜解职了……事实上即使在他的权力全盛时期,他也从来没能控制全部的党卫军……
“现在这里残留着最后的党卫军官、盖世太保和冲锋队员。”——罗姆先生(的幽灵)泪流满面地表示:“只有我!只有我还在守护阿道夫!”啊,这真是一出感人至深的背背山故事。
原来地图厅是设在“秘密警察总部”的,以及原来420以后德国人还能在地面建筑里好整以暇地看地图,盟军!你们的定点轰炸技术太奇迹了!元首!元首您躲到地堡里真是太没有必要了!
“大铁十字勋章”……全德仅有一枚,戈林元帅表示虽然他很爱国,但也舍不得把它送给路德……何况,它已经变成一个笑话……
“希姆莱长官不在,暂时由我负责秘密警察的部队。”
基尔伯特宣布道,而路德维希临时接管了党卫队。
——兄弟俩你们真的不会打起来么……职权冲突了呀……
史料的数据粘贴得好翔实,值得赞美。
然后我看不动了。如此言之无物的内容,如此拖沓累赘逻辑不清的行文,如此堆砌史料的所谓“考据”做法,恕我脑细胞不够,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继续看下去了。
以及,建议作者重新接受一下端正三观的教育,就是因为这种德国=纳粹的观念让某些威武的人民去冲击世博德国馆的吧。
谁要是品味差到去抄这篇文,建议去看眼科和心理医生。
2009年下半年开始到现在基本上我的“德意志时代”……(2008年下半年和2009年上半年则是“大和时代”……噢每天一张碟备考日语一级的青春啊哇哈哈……|||||)萌物基本由学术男人和第三帝国军人这两个部分构成。德意志是西方少见的民族主义情绪能和我大汉一拼的民族,我不知是否是这个原因带来了某种精神上的认同性。总之我能够很轻易地把对于天朝大地的挚爱平行地转移到德国身上。最初是在阿多诺的某些随笔里读出优美而哀伤的乡愁,然后……噢某个玛丽苏同学帮忙把这种情绪发展到了极致。|||||||
啊于是倒回来说APH,昨日兴起去某论坛扫文,咦,难道某冷艳高贵排行榜是真的么……满眼的露中真让人想撞墙。嘛个人觉得露中不是不能写,但是起码要把党史及各种枝枝蔓蔓的八卦读了再来写,就凭高中历史书那点儿不尽不实的料,露中写出来会很卖国感……推荐一记当代文学史作为材料,比如伊万家在开二十大的时候耀君家在做什么……个人读不太动红色黑历史(←这毛?!)所以也不太敢碰露中题材……
这个话题说下去容易变成“考据癖v.s政治正确”的问题。这是个严肃的学术问题了不太适合放在这种YY的语境中写。于是还是来谈点轻松的。德意志家族。(……等等哪里轻松了!?)其实这家的东西会很难写,如果有“政治正确”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头顶的话。(喂你不是要谈轻松的么!?),那谁不是还被攻击为美化纳粹么?然而满地的东西兄弟向同人物却总是能煽到大片大片的少女。我承认我也被煽到了,虽然某号称东西兄弟的神作实在不值得一读——史料的运用浮光掠影,堆砌数据;叙事和描写都不着重点,但我也仍然被兄弟俩在柏林墙边隔墙对话的情境煽到了。它触动的是有关统一民族和统一国家的敏感神经(虽然也许“统一”的概念本身是建构性的),在天朝这恰是自我们幼小时就不断被强化的一根弦,毋宁说,在天朝它就是最大的“政治正确”。
这种观念无可避免地影响了我对于德意志民族的看法,继而觉得柏林墙起是20世纪后半叶最大的悲剧(噢幸而它倒掉了)。我隐约地觉得另一层的触动来自于一种民族性的代际传承,普鲁士的消亡并不代表此种民族精神的灰飞烟灭——现代德国的政府机构的标志还往往由两个部分组成,代表普鲁士的黑鹰和代表联邦的黑红黄三色。(前日在图宾根大学的网站上看中国周,陡然看见一个政府logo长得超像BND,大惊失色……后来才知道那是德国教育部……|||||||)嘛按照APH的说法,这是兄弟合体了?(……)
然而“政治正确”需要有一个前提,即存在“正确”的一极,但这是很堪疑的,尤其是在WW2之中和之后。我倒是很有心去写写APH版本的纽伦堡审判什么的,法叔和眉毛子的脸色应当会很好看,不过史料的阅读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听说纽伦堡法庭当时参考了4吨资料(计量单位无误)。不过这个场景也确实是最具有APH感的——被审判的对象,其实是一个国家。另一方面,翻案文是一种风险投资,早晨刚刚听说有威武的天朝人民冲击世博德国馆,噢在他们看来,站在德国的立场上说两句话大概就是卖世界贼了吧= =
最后随手带一笔奥地利——贵族挺美的,但是历史上的奥地利却远远不那么美丽。当99%的人民投票赞同德奥合并的时候,当WW2结束后奥地利以各种微妙的条件取得永久中立国身份的时候,不知美丽的奥地利先生在想什么=v=
如果今年THU的JC学院就业率不是100%,那么一定就是我这种死硬分子害的……
不管了,我自读我的书,就业指数那种欺骗高考考生的数据和我已经没什么关系了,哦耶!
先列一下下半年要读的东西……目前只是个暂时版,添加可能——
主要书目:
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读掉一大半了……啊啊汉堡包请说人话!)
阿多诺:《道德哲学问题》(演讲稿读起来就是轻松点T T)
阿多诺:《克尔凯郭尔:审美对象的建构》(国会纵火案当日发售,哇噢多么具有纪念意义||||)
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
阿多诺:《美学理论》(←这是一本杀人凶器,深以为没法全本读完|||)
阿多诺:《最低限度的道德》(英文版T T……翻来看看而已吧……英文令人吐血||||)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读掉一半了)
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
马尔库塞:《审美之维》(读了1/3)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读了1/3)
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基本读完了)
哈贝马斯:《合法性危机》
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这本还没入手,不知哪个版本好啊……)
另外还有本雅明的一些论文……太零散了需要慢慢找……哪家出版社给出一本本雅明精选一类的好不好啊!……
背景性阅读书目:
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求版本推荐,我手上的版本还是表哥给的……表哥说那就是一版垃圾……我读了确实也觉得很垃圾……另见广西师大的版,由于这是某人的前工作单位所以我对它印象不错|||||……但是折扣太高了,价格本身又贵……泪目)
(韦伯貌似还有个选集专门论社会与宗教,不过看了一眼是远流出的……我记得没错的话远流是台湾出版社?那么大概在天朝就很难
康德:《判断力批判》(砍死我吧……T T)
马、恩:《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
马、恩:《德意志意识形态》
马、恩:《共产党宣言》(以上三个小薄本都读得差不多了)
卡西尔:《符号 神话 文化》
卡西尔:《人论》
为了表示我还没忘本,决定还是读一读《媒介环境学》那本东西……也是本杀人凶器,顺便控诉抢钱的北大出版社,这种不打折的恶劣行径必将遭到世人的唾弃啊啊!
随便读一读的休闲书目:
萨特的各种东西。入手一本《萨特散文》,感觉还不错的,比较喜欢的几篇非小说和戏剧类的都收了,包括《什么是文学》、《文字生涯》(就是《词语》,萨特的自传)还有《七十岁自画像》。这版本还有N多插图可惜绝大多数是“萨特和波伏瓦在一起”……(←喂你在期望看到什么!?)哪天变成博士哪天奖赏自己一套萨特全集,嗯!
阿隆森:《加缪和萨特:一段传奇友谊及其崩解》(←一本实打实的奸情书,比同人本还要同人本= =)
顺便入手了一本阿隆的《想象的马克思主义》,噢此人宣称他比萨特更懂马克思主义,所以还是值得一看,然而我完全没有时间了||||||||
《德意志史》
《纳粹德国:一部新的历史》
《德国反犹史》(以上三本是看来作为同人背景资料的,大概也就是随便翻翻||||||||……可惜它们都过于厚重不适合作为厕所读物……)
另外惊异地发现《恶之花》居然很对我的胃口,太神奇了我一向以为自己的体质完全和诗歌是绝缘的……看谁的诗集都能睡过去……
打入冷宫也许会去临幸一下的书目(……):
商务那套白皮……对不起,翻译实在是太忍无可忍了……
伯明翰人民的东西。……不知为何霍尔总是让我觉得很不亲切……伊格尔顿倒是很萌,借了他论本雅明的一本,打算翻翻先……
鲍德里亚的东西。他的观点很重口(……),适合用来提神(……)。
菲斯克的东西。(←超级不喜欢他,完全不想碰= =)
凯尔纳的东西。(我求求美国人了你们说话能不能不要那么没重点和不着边际啊!)
那本《图绘意识形态》……噢见过齐泽克之后我更加不想挑战他的论文了= =
于是另外还有若干奇妙的闲书,再议||||||
场内唯一花出去的钱是扔在一个宅摊的,买了一个鼠标垫,主要是自己之前的鼠标垫沾水变形了,确实需要一个新的。上面的图案似乎应该是miku和ruka,我不太确信,不过因为很美所以也就掏了钱了……
比较遗憾的是没有出手clover candy,48块的价格有点咬手,不过翻看了乙女女她们买的之后,觉得真是大手啊,该咬牙收的……嘛当然LT不是大本命,错过就错过了吧,这是个缘分问题……
另外被一本独普和一本普奥萌到,但是翻了翻见本就打消了掏钱的念头,我果然不喜欢短漫本呢……总觉得同样页数的小说本会厚实好多倍……比较喜欢的类型果然还是小说+插图这样……
另外见到一本和《极权主义的起源》差不多厚的米中本……噢太神奇了那简直就是一件防身利器……拿在手里很有质感,不过CP不是茶外加价格太咬手,于是……
另外作为一个历史考据癖,对APH之类的东西有奇妙洁癖,总觉得如果有史实错误就很不可接受……(←这是病!)
晚饭时有点感慨自己作为一个腐女居然在腐摊一分钱未扔,被饭饭和大地吐槽说“你的腐和人民的腐已经有方向上的不一样了”……可是怎么办啊人家真的好想出法兰克福搅基本之类的东西(……),这世界上明明存在全部的引用资料都来自本雅明和阿多诺的通信的微妙论文(真的!……以及这文拆我CP我与作者不共戴天!!)……可是当然不能指望人民读完了法兰克福学派史什么的再来看本……吐槽说这种东西难道不是扔给《国际X闻界》或者《文X理论》之类的刊物比较靠谱么|||||
翻滚,要怎样努力才能变成一个有节操有底限又能在如今的形势下卖得动的写手呢……(你快死一死!)以及没有猎奇到传说中的艺术品本真是好寂(ji二声)寞啊~~
最后,我真的对宅向东方遍地腐向APH满园的状况绝望了……人民啊,挖掘点新的东西吧!……
交掉论文开始继续读阿多诺的传记,惊讶地读到了这种东西:
以下是达伦多夫的转述——
刚刚一位聪明的学生告诉我,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动力与动能之间的关系,让他想起了爱因斯坦关于“质量”和“能”的论述,这时,霍克海默不是对学生,而是自言自语地说了一句幽默的插话:“是的,但是在爱因斯坦那儿,能就等同于质量!”接着,阿多诺用十分敬畏的表情称赞起他的渊博知识:“马克斯,你说得对,在爱因斯坦那儿,这是一个方程!”没有说更多的,两个人就拥抱在了一起。
震惊之余不知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欣喜……再次强推一下《阿多诺:一部政治传记》,有此书我都觉得可以不必要再重写一本霍克海默X阿多诺的本子了(……)。再加上那本曾经写到过霍克海默和波洛克“不知怎的就住到同一所房子里去了”的《霍克海默传》,一出惊世绝俗的三角关系就这样上演了……噢阿多诺,当你写下《启蒙辩证法》的献词的时候你在想什么……
噢然后发现另一条惊人的事实:哈贝马斯那本经典的《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的指导者,叫做沃尔夫冈·阿本德罗特……
于是仰天长叹……巧合真是历史最神奇也最可怕之处啊||||||
明日开始继续啃汉堡包夫妇的宝宝(……),打算写一篇真·硕士论文……大家祝福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