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拉拉杂杂主要讲了三个文官(虽然其中有人是不是纯粹的文官还存疑),今天就稍微来讲一下下小说家笔下诸葛的接班人吧,嗯没错,我说的就是姜维。
因为亲友里有姜维的铁杆死忠脑残粉,所以我对姜维的印象恐怕很不客观,加上他在暗荣系当中是有脸有声优的(顺便,无双系列里姜维的声优菅沼久义和陆逊的声优野岛健儿是三次元里的大亲友,一起录过不少有爱的东西,十分推荐他俩的一段rap……于是我觉得我可能可以理解到基于无双的姜陆CP是怎么来的了……另一个巨大的槽点是,菅沼久义在无双系列里不仅配了姜维,还配了孙权……= =),所以在讨论他的时候,我们似乎更容易被岛国人民影响。当然鉴于本系列本来就是YY,也就无所谓了。
关于姜维是怎么被诸葛收入囊中的之类就不说了,小说家写得太多,想看脱水版的可以参考桑原佑子的漫画《空明之歌》(是叫这个名字吧?它有好几个系列……还有陆逊篇和郭嘉篇来着……)。比较有趣的是他的履历中的两件事,第一是从延熙十年开始,他开始和费祎“共录尚书事”;第二则是延熙十六年费祎被刺客捅了的那桩悬案——虽然完全没证据证明是他做的,但他实在太有作案动机了啊(……
“共录尚书事”的本质一定是“消灭有害第二人”(奥贝斯坦脸),其实自诸葛之后无人再称“丞相”,蒋琬最高的头衔大概是“大司马”,费祎则是“大将军”加上“录尚书事”,虽然实际工作差不多但总有一种每况愈下感(……),由此也不难推想当时君权和相权之间的博弈和较量有多么激烈。就这样一个每况愈下的头衔还要两个人共享,这种挑动人民斗人民的阴谋简直昭然若揭嘛阿斗你说是不是?……遗憾的是姜维和费祎的关系真的很不好,虽然不知具体原因,但是想要挑动他俩互斗以免首辅权力一家独大的人就此得逞了。
表面上他俩关系不好的理由是……姜维总想大举兴兵北伐,但费祎总不给他兵马粮草。个人觉得这个表面现象的背后固然有政治利益的因素,恐怕也有这两人性格实在太过南辕北辙的理由……姜维这个“好郑氏学”的家伙,怎么想都不可能和费祎那个流氓是一路人啊……他俩大概一个觉得对方顽固死板,一个觉得对方轻浮放浪,由此相看两相厌。
另一个有趣之处在于延熙十年这个年份。按照陈寿的记载,蒋琬和董允皆卒于延熙九年(我记得司马光的记载略有出入,不过有历史博士教育我不要相信司马光写的同人小说……||||||),也就是说,从延熙十年开始,实权派确实只剩下姜维和费祎两人,这时候给他们来个“共录尚书事”……哦,阿斗你真是其心可诛……
更有趣的是,后来真的出事儿了。
虽然费祎那也纯属“吃着火锅唱着歌儿,忽然就被人捅了”——这种阴沟里面翻船的感觉,但这桩案子本身还是很有可以挖掘的地方的,而且后续故事很喜感,比如那个刺客的两个儿子(都在曹魏那边)被曹睿封了官爵赏了钱之类……回头我会单开一篇来讲这个欢乐的悬案,因为嫌疑人除了姜维,还有几个在蜀汉的后期不得不提的人物。
于是今天先到这儿,待我挺过周二交稿日再来更新下一回~
因为亲友里有姜维的铁杆死忠脑残粉,所以我对姜维的印象恐怕很不客观,加上他在暗荣系当中是有脸有声优的(顺便,无双系列里姜维的声优菅沼久义和陆逊的声优野岛健儿是三次元里的大亲友,一起录过不少有爱的东西,十分推荐他俩的一段rap……于是我觉得我可能可以理解到基于无双的姜陆CP是怎么来的了……另一个巨大的槽点是,菅沼久义在无双系列里不仅配了姜维,还配了孙权……= =),所以在讨论他的时候,我们似乎更容易被岛国人民影响。当然鉴于本系列本来就是YY,也就无所谓了。
关于姜维是怎么被诸葛收入囊中的之类就不说了,小说家写得太多,想看脱水版的可以参考桑原佑子的漫画《空明之歌》(是叫这个名字吧?它有好几个系列……还有陆逊篇和郭嘉篇来着……)。比较有趣的是他的履历中的两件事,第一是从延熙十年开始,他开始和费祎“共录尚书事”;第二则是延熙十六年费祎被刺客捅了的那桩悬案——虽然完全没证据证明是他做的,但他实在太有作案动机了啊(……
“共录尚书事”的本质一定是“消灭有害第二人”(奥贝斯坦脸),其实自诸葛之后无人再称“丞相”,蒋琬最高的头衔大概是“大司马”,费祎则是“大将军”加上“录尚书事”,虽然实际工作差不多但总有一种每况愈下感(……),由此也不难推想当时君权和相权之间的博弈和较量有多么激烈。就这样一个每况愈下的头衔还要两个人共享,这种挑动人民斗人民的阴谋简直昭然若揭嘛阿斗你说是不是?……遗憾的是姜维和费祎的关系真的很不好,虽然不知具体原因,但是想要挑动他俩互斗以免首辅权力一家独大的人就此得逞了。
表面上他俩关系不好的理由是……姜维总想大举兴兵北伐,但费祎总不给他兵马粮草。个人觉得这个表面现象的背后固然有政治利益的因素,恐怕也有这两人性格实在太过南辕北辙的理由……姜维这个“好郑氏学”的家伙,怎么想都不可能和费祎那个流氓是一路人啊……他俩大概一个觉得对方顽固死板,一个觉得对方轻浮放浪,由此相看两相厌。
另一个有趣之处在于延熙十年这个年份。按照陈寿的记载,蒋琬和董允皆卒于延熙九年(我记得司马光的记载略有出入,不过有历史博士教育我不要相信司马光写的同人小说……||||||),也就是说,从延熙十年开始,实权派确实只剩下姜维和费祎两人,这时候给他们来个“共录尚书事”……哦,阿斗你真是其心可诛……
更有趣的是,后来真的出事儿了。
虽然费祎那也纯属“吃着火锅唱着歌儿,忽然就被人捅了”——这种阴沟里面翻船的感觉,但这桩案子本身还是很有可以挖掘的地方的,而且后续故事很喜感,比如那个刺客的两个儿子(都在曹魏那边)被曹睿封了官爵赏了钱之类……回头我会单开一篇来讲这个欢乐的悬案,因为嫌疑人除了姜维,还有几个在蜀汉的后期不得不提的人物。
于是今天先到这儿,待我挺过周二交稿日再来更新下一回~
PR
この記事にコメントする